首页 > 美容宝典 > 戳穿谎言·骗术 > 龚盛昭:研发工作者做好这“六个一”才有发言权

龚盛昭:研发工作者做好这“六个一”才有发言权

龚盛昭——教授、博士、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名师、珠江学者……


在化妆品领域,龚盛昭更多地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在工程师群体中,在培养化妆品技术人才上,他有二十多年的经验,并为这个行业培养了几十个老板和几百个工程师。在教学上遇到的各种状况,让他知道一个健全的化妆品人才培养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所以在化妆品人才培养方面,他有绝对的话语权。


在本次的采访中,龚盛昭不仅提到在高校中如何培养优秀人才,也凭借在环亚集团从事研发管理工作的经验,给众多面临人才建设困难的化妆品企业提出多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建议。在他看来,目前一些企业对于毕业生存在不满,认为他们“不落地”,其实原因不一定只出在学生身上,为了建设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研发团队,企业需要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团队管理和建设模式。例如要给予学生成长的空间,给予研发工作者提供技术职等和管理职等晋升等多个提升自我的渠道,实现“又推又拉”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壮大研发团队和实力。


高校科研教育者+企业研发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也让龚盛昭看到更多目前高校和企业合作的困境和发展前景,从长远看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活动对于行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但是目前依然存在种种问题,龚盛昭一一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建议,在他看来,高校老师不论是在高校人才培养还是在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成果的有效对接方面,都需要做到“六个一”,笔者认为,这“六个一”同样可以用于企业研发团队的建设上。


Q:当初您到广轻学院后为什么会想到开创精细化工专业?做这件事的时候有遇到什么特别困难或者让您感触颇深的事情吗?

A:我是学精细化工专业的,硕士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味精食品厂工作,在工厂里亲身实践了在学校学到的提取、离子交换、过滤、蒸发等化工单元操作知识,并且新学到了微生物发酵、微生物检验等知识,这些对我后面的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在工厂上班比较枯燥,加上我一直有一个教书育人的情结,干了一段时间后正好碰上广东轻院要开办精细化工专业,所以我就作为这个专业的创始人来到了这个学校。

创业总是难的!办一个新专业其实也是一个创业的过程。当时这个学校是一所轻工业部下属的中专,我们应该是中专里开办精细化工专业最早的学校,没有师资、没有教材、没有实验设备,甚至没有方向,办学经费少得可怜,可以说一切都是空白。

如何破局呢?首先,我们到珠三角精细化工厂进行了一次比较详细的调研,基本摸清了珠三角精细化工的情况,精细化工厂很多,方向也很杂,但日化和涂料两个方向发展很快,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我们就确定了我们的办学方向是为日化和涂料企业培养人才。确定了方向后,我们就开始自己编写教材,利用有限的经费购置一些必需的设备。经过几年努力就把这个专业办起来了。


Q:目前高校毕业生在化妆品实际生产工作中“不落地”的问题颇受诟病,您觉得应该怎么解决?

A:说实在的,从我校培养的毕业生和我在环亚工作接触到的毕业生情况来看,我真没有感觉到毕业生工作中“不落地”的问题,我觉得还挺好用的。当然,我也不能以偏概全,既然您问到这个问题,肯定也存在一些“不落地”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与企业的期望不一致,学生期望能一展才华、有好的待遇,化妆品企业不一定有那么多好岗位来满足学生,也不可能不计成本地给予高工资,造成学生心理落差大;二是毕业生所学非所用,我国高校开设化妆品专业的学校不多,进入化妆品行业的很多毕业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化妆品知识,进入这个行业肯定要花一段时间来学习;三是时代特征,90后大学生具有非常典型的时代特征,大部分时间是自己跟手机玩,而不是与同学一起玩,团队精神是有欠缺的,这一代人物质生活相对比较好,很多不差钱花,不会像以前那些大学生那样拼,那样听命,所以经常听到一些同行抱怨现在的毕业生。

针对以上问题,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提供空间,又推又拉!我们制定了比较科学的晋升制度,为研究员提供了技术职等晋升和管理职等晋升两个渠道,技术水平高的最高可以做到首席工程师,管理能力强的可以做经理,设置两种晋升渠道就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空间。对于刚毕业的学生,首先要给予一些宽容,给他们一些学习和适应的时间,要信任他们会努力做好,但是对于一些表现不够好的学生一定要及时批评,让他们反思,等他们做出一点小成绩后,也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肯定。这种又推又拉的管理方式,我个人觉得效果还是蛮好的,新员工进步很快,也比较稳定,供大家参考。


Q:以前企业吸纳的研发人才大多是精细化工专业毕业的,但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生物学、医学、药学和材料科学等专业的高级技术人员进入化妆品行业,有人表示以后的化妆品专业教育应该要多学科融合,您是否认同?

A:相当认同,化妆品行业确实是一门跨学科很多的综合性高的行业。不仅需要你提到的这些学科,还需要艺术类美学许多知识。高校要及时吸收新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并转化为开放实验的教学内容。

高校的专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学和思考、有判断能力。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不断地学习不同学科的新知识,并应用于研发和管理工作中。


Q:您觉得目前高校人才培养面临哪些掣肘?哪些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

A:我个人觉得现在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挺有主动权的,定位应该也算是清晰的,不同类别的高校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例如科研型的大学就是培养研究型的人才,应用型的高校就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当然,同类型的高校水平也会参差不齐,所以不同学校间培养目标也会根据学生素质不同有所区别,例如我们学校精细化工专业学生入学成绩比其他职业学院相关专业高不少,学生素质相对高一些,我们培养定位就会相对高些,定位为为企业培养创新工匠型人才,主要是为企业培养研发工程师的。

如果真要找点“掣肘”的话,那就是师资。有道是“名师出高徒”,没有好的教师怎么可能培养出好学生呢?名师应该同时具有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要有良好的学术水平,二是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有的老师学术水平很高,但给学生授课时学生睡倒一大片的情况确实也不少见,这就是典型的“茶壶里煮饺子,有料倒不出”。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了出了“六个一”跟大家分享一下:选定和坚持一个研究方向,加入或组建一个教学科研团队,坚守教学第一线,上好和建设好一门专业课,培养一支高中低年级组成的学生创新团队,服务好一个创新型企业。特别是第六条非常重要,但却被很多高校老师忽视了,专业教师应该经常下企业,才能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才能了解最新科技,才能找到企业真正需要的科研课题,才能把课上好。做到这六条,肯定可以成为名师。这两年来,我就要求我们专业的老师都按照这“六个一”来做,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明显得到提高。


Q:很多高校的研发研究成果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转化,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

A:这个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一是科研体制的问题,目前高校的大部分科研经费来自于政府各级科技部门,而要拿到政府科技经费,例如自然科学基金就必须把项目研究内容写得很前沿,太过前沿的科研成果离应用还是很远的,当然不能说这些研究成果没有意义,它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创新;二是高校科研考核导向的问题,很多高校科研考核非常重视论文的影响因子,但对于科研成果应用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高校老师没有真正地走到企业中,并不真正了解企业需求,做出来的成果也就满足不了企业需求,更谈不上应用了。

针对这些问题,不同的高校教授是有不同定位的,像重点大学的教授很多就会定位在基础研究领域,注重解决一些自然科学问题,理论价值大,但生产转化的可能性就不大;而应用型高校的很多教授就会定位在应用研究方面,这些教授的研究成果生产转化的可能性相对就大些,像我在学校的研究团队就将科研定位为“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为主,基础研究为辅,科研为人才培养服务”,科研成果既可以转化为生产,也可以转化为教学内容,解决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所以我们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还是挺高的。


Q:目前化妆品行业校企产学研合作增多,但有人认为这些都是“面子工程”,你觉得呢?

A:确实如您所说,目前化妆品行业校企产学研合作明显比以前多了,这是好事,特别是一些以前不屑于做化妆品研究的重点高校教授也加入了化妆品产学研合作研究的队伍了,这些重点高校教授的加入将对化妆品技术进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至于有人认为目前化妆品行业的产学研都是“面子工程”,我不太认同这种看法。

产学研是指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我个人对校企产学研合作的理解是比较广义的,应该包括技术和教育两个方面,可以是企业委托高校进行产品开发、技术研究,也可以是高校老师到企业现场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也可以是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还可以是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只要是有利于校企双方,有利于行业进步的双方参与的事情都属于产学研,都是应该鼓励的。当然如果校企双方能够进行技术合作,解决企业碰到的技术难题,那就更好了。我觉得目前化妆品行业校企产学研合作确实也在向真正技术合作方向发展,我相信将来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Q:您是高校资深化妆品相关专业教授,也担任知名化妆品企业的实际研发职务,双重身份让您更了解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和需求,您觉得在研发上,怎样才能让两者都得到更实际和有效的互相促进?

A:高校最吸引企业的资源在于有一大批学识渊博的教师、高精尖的设备、源源不断的学有所成的学生,企业最吸引高校的资源在于企业有技术研发需求、有一批产业化丰富的工程师、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是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处。高校和企业的需求就在于用好对方的最大资源,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使双方资源应用最大化,产学研合作就能实现1+1>2,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我们学校跟环亚公司合作就是一个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案例,我本人到环亚来兼职担任研究院院长,环亚的工程师到我们学校担任兼职教授,双方真正融合在一起,共同开展研发和教学,实现了共赢!

根据我对高校和企业的了解,企业非常需要高校高水平教授的指导,高校的教授也很想为企业服务,但经常是机缘不巧合,大家没有相互了解的机会,在这里我也呼吁一下美博会这个平台做一下产学研对接的工作。

当然,我也乘此机会给我们高校老师提点建议,就是做好前面我提到的“六个一”中的“选定和坚持一个研究方向,服务好一个创新型企业”。只有坚持不懈地做一个研究方向,才能做深,才有好的成果,才有发言权,才会让企业感兴趣;只有服务好了一个创新型企业,才会不断挖掘出创新成果,才有机会把企业做成标杆,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关注,为更多企业服务,促进整个行业进步!企业对于老师水平的提升是特别大的。就像我本人到环亚工作,跟着胡兴国和吴知情这两个具有国际视野、管理水平高的老板学习,使我的视野、研发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处理的一些研发和生产技术问题也成了我教学案例,教学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我之所以能获得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这个称号与在环亚工作的经历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很感恩两位老板和珍惜在环亚的工作经历!


Q:您认为一个专业应届毕业生,需要多少年、经历哪些阶段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

A:化妆品企业中工程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人才,负责的工作是多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负责化妆品原材料的测试、开发以及测试方法的建立,并建立化妆品原材料质量标准,对化妆品原料的采购提供技术支持;(2)根据新化妆品开发计划进行新化妆品的配方开发和研制工作,进行新化妆品的功效性评估,配方稳定性、包材相容性测试,微生物竞争测试;(3)总结新化妆品的开发经验,改善老化妆产品配方,提高化妆品品质,持续改进化妆品性能,同时负责化妆品配制工艺的制定;(4)组织新化妆品试产并制订相关标准操作规范,化妆品检验规范,转移至化妆品生产部门和品保部门,并能根据实际进行修订;(5)沟通化妆品的市场部和生产部之间的信息,将市场部要求准确传达到生产中。

每一个进入化妆品行业的毕业生,都会经历以上工作内容,需要多长的工作时间和经验才能够把这么多事件做到优秀,是因人而异的,勤奋和悟性高的人所需的时间可能会短些。根据我这么多年培养工程师的经验,一般五年出师,十年左右经过努力钻研可以成为一个行业知名工程师。当然,优秀是相对的,科技变化太快,技术是无止境的,工程师们只有不断地钻研技术,才能保持优秀。


Q:对于占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很多面临人才队伍建设和流失的困扰,他们在人才引进及整个队伍建设上您有什么建议吗?

A:现在的大企业多数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过来的,这些能从小到大持续发展至今,人才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化妆品企业人才流动比较大已经是客观事实,我带的环亚研究院这个队伍还算比较稳定, 在此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应该有个人才引进及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和规划,这个目标和规划应该与企业相匹配,既要用于引进人才,又不能好大喜功,过度消费人才;其次,要给人才一定的发展空间,不然他会看不到前景,自然想跳槽;第三,要给人才和队伍足够的信任,容忍小错误,大胆用人;第四,待遇留人和情感留人双管齐下,缺一不可。


Q:对于化妆品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您有着什么希望或者期待?

A:20多年来,我确实见证了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让我感到特别欣喜的是化妆品企业老板由早期不重视技术到现在很重视技术了,对人才层次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已经有不少博士进入这个行业,随着这些高层次人才的不断进入,我国化妆品行业的技术水平肯定会越来越高,这是毋庸置疑的。

随着化妆品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化学基础,不仅要懂配方工艺技术,而且要懂检验和功效评价技术,要懂法规,等等。

对于化妆品人才培养,我为这个行业培养了几十个老板和几百个工程师,我还是有发言权的,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寓教于研,即通过开展教中有研、研中有教、以研促教、校企协同育人、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优质资源等寓教于研活动,将教学与科研完美结合起来,学生与教师一起搞科研,在科研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很受企业欢迎,一到企业工作就能胜任工程师或工程师助理工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推广的!

我相信,不仅化妆品的市场在中国,化妆品的技术将来肯定也是在中国!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国的化妆品也会像中国高铁一样走向世界!